说不完的冰心

 二维码 198
发表时间:2010-03-23 09:33

说不完的冰心

  提起《小桔灯》、《寄小读者》等文章,你一定会想到福州才女——冰心,温婉、美丽、贤淑、才华横溢、充满大爱……这大概是冰心先生给人们的大致印象吧,但这些却远远不能够概括她的全部。
  一、冰心的斗士风骨
  抗战胜利之后,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了日本,当时吴为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的政治组长,兼任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之前征求周恩来的意见,周恩来说一定要去,去全面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这对日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很重要。冰心夫妇接受了这光荣、秘密的任务,回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周恩来报告了情况,周恩来听后对他们说,你们所说的,对任何人也不要再说,打死了也不要说。后来在“文革”中,“四人帮”把矛头对准周总理,知道他们之间有这样的联系,一再追问拷打他们,冰心外表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铁骨铮铮,斗她打她,她真的是“打死了”也没说。
  “文革”后,冰心发表了一篇讲教育现状的杂文《我请求》,说“教育是关乎我们国家民族前途的头等大事”,她在文中请求政府提高教师的待遇。文章很短,但像爆炸了原子弹,引起全社会的轰动,半年之内,每天都有雪片一样的来信。中国作家的小文章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她是第一人。
  有一次,作家舒乙兴奋地向冰心报告她家乡长乐的见闻,冰心却问:“教育呢?”舒乙说教育不错,长乐已经是教育先进县,适龄儿童就学率达标了,然后又讲其他的见闻……冰心又问:“教育呢?”她对其他的没什么兴趣,心里只有教育,谁想绕开它都不行,相当执著,雷打不动,非常厉害。
  二、温情与豪迈
  冰心虽然是个女子,却极羡慕男孩子,小时候就和男孩子一起玩,十岁以前都像个男孩,在福州的日子里骑着马到处跑,到了北京以后进入大家庭,才开始要当淑女了。
  作家萧乾和冰心结识,他们通信很多,谈的都是革命、抱负、未来、民族的前途……她的性格中豪迈的、男子气概的一面,在民主、爱国这些观念和思想上给萧乾很大的启示,潜移默化间影响了萧乾一辈子。
  三、一盏明亮的灯——巴金心中的冰心
  在巴金的书柜里,珍藏着厚厚的八卷本的《冰心全集》、六卷本的《冰心选集》以及她的散文集、童话集等,扉页上都有冰心的手迹:“巴金老弟留念”、“送给亲爱的巴金老弟”。普普通通的题签,容纳的却是他们半个多世纪的友情。
  巴金离开四川老家的那年夏天,他还和弟弟一起一边读冰心的《繁星》,一边学着做小诗,这些诗句,一直存在他的心底。冰心不仅是他的大姐,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每一回,冰心到上海,巴金都是去机场车站接送。
  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冰心送来了用90朵玫瑰缀成的花篮。知巴金惟冰心也。玫瑰,带刺的花朵,巴金最喜欢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每逢巴金生日,送玫瑰的人越来越多。
  曾经多少次,被疾病折磨的巴金想搁笔不写了,但看到冰心仍在写,仍在呐喊,便“不敢躺倒,不敢沉默,又拿起笔来了”。1989年5月5日巴金给冰心写信道:“70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10月12日,他又在给冰心的信中写道:“我常常想,您好像一盏明亮的灯,看见灯光,我们就心安了。”1994年5月20日,巴金又一次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自己的心情:“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冰心是永远说不完的,对于都市里的人们来说,她已经有些遥远、有些模糊了,但她身上所辐射出的魅力却能概括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全部品质。让我们一起品读冰心的妙语,感受这位福州名人的光辉吧: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的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文章分类: 榕城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