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六次文综练习历史试卷及答案详解

 二维码 170
发表时间:2018-05-11 15:32

福州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六次文综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详解

24.《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乡大夫:司徒官之下掌管政教禁令的官吏)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西周政治蕴含一定集权色彩

25.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诗经》)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材料表明,西汉武、宣年间

A.汉代的儒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以儒学为依据选拔人才

26.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出身时间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钦宗

武职出身正职(人)

3

6

6

7

0

0

0

0

0

文职出身正职(人)

2

1

6

22

5

7

5

10

5

上表反映出北宋

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C.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27.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

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历史研究不会形成统一的结论

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随意性

28.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的盈余情况。可以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晚清时期的贸易赤字愈演愈烈               B.对外赔款加剧了晚清财政负担

C.近代前期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经济崩溃是清政府灭亡的主因

29.“官办汉阳铁厂于光绪二十二年交盛宣怀招商承办,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呈部注册,遵照奏定商律办理。”1908-1911年间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平均整体容量约为29万余吨,其中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其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材料表明,汉阳铁厂

A.创办于清末新政的改革浪潮之中

B.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超过三分之一

C.改变了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局面  

D.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官督商办的管理经营状况

30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有利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31.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

A.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32.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A.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C.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D.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33.有学者说,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概被消灭”。这反映出英国

A.国王仍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B.国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D.以政治妥协调和阶级利益

34.观察下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          B.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35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于201610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里继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之后的第五种货币。这反映的实质是

A.世界货币格局发生剧变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                       D.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C

B

A

B

D

C

B

A

C

B

D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鸠警告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于是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

——以上材料摘编自屈双湖、胡雪纷《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行政监察造成的消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和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在实施中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17分)

41.(25分)

1)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清明;无法从根本上约束皇权,反而强化了君主专制;不能从根本上制约和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起不到真正的监察作用。(8分。每点2分)

2)不同之处:

中国:行政监察不受社会重视,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和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监察制度;封建社会后期日益萎缩,演变成特务制度。(6分。每点2分)

西方:形成了系统的行政监察理论;推动了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4分。每点2分)

原因:

中国:中国传统儒家性善思想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和狭隘性。(3分。每点1分)

西方: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原罪思想的影响;(2分)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本恶;(1分)西方权力制衡思想的影响。(1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  1920世纪环境污染事件(部分)

年代

事件

18321886

伦敦因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多次大规模霍乱流行,仅1849 年一次就死亡14000 人。

18731892

伦敦先后发生三次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夺去1800多人的生命

1920世纪之交

美国工业中心芝加哥、匹兹堡、辛辛那提等城市多次发生严重的煤烟污染事件。德国工业区的河流大多变成了污水沟。

日本明治时期

因开采铜矿排除的毒水、毒屑酿成田园荒芜、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的足尾事件。

1952

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4000多人死亡,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400多人死亡,大量市民患病。

1968

因有毒化学物质造成食品污染的“米糠油事件”导5000人患病。

19793

美国宾州“三英里岛”核电厂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件,导致周围80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0世纪80年代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莱茵河污染事故等,造成的污染范围和经济损失巨大。

——据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2.(12分)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3 分,阐述部分09 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分值

要求

1012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引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引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支持论题;史实较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文字通顺。

46

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

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表述较通顺。

03

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示例:

论题: 工业化进程与环境污染。(3分)

阐述: 工业革命开始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大规模使用,造成了对大气、河流的严重污染,环境污染问题显现。(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钢铁工业、近代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推广,使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深。(3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3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年,清廷颁布《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掌握全国海陆军大权。紧接着又接受良弼等人的建议,于19097月,宣布将军谘处改为军谘府,佐皇帝统筹全国海陆军事宜。军谘府仿照日本的参谋本部,它的职能是:对关系到国家防务、总体军备、军事指挥、作战计划以及海陆军将领和参谋长官的任命、军事教育等所有问题提出建议。军谘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一切筹划事宜均需奏请皇上宸断,颁布遵行。这样,军谘处就脱离陆军部,成为规划新军编练的中央机构,也是皇帝的参谋本部。

——摘编自刘庆《清末军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军谘府设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军谘府设立的影响。9分)

45.【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军制改革。第(1)问,据材料中的“皇帝掌握全国海陆军大权”“仿照日本”等信息从加强皇帝军权、日本军事机构的影响和旧军事机构不再适应形势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其措施对军事机构的专业化、促进新军编练和军事管理近代化等方面说明影响。

【答案要点】

1)加强皇帝军权的需要;日本军事机构建制的影响;清政府原有军事机构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每点2分,共6分)

2)推动了清政府军事机构的专业化;有利于清政府军事管事的近代化发展;促进了近代中国新式军队的发展。(每点3分,共9分)


文章分类: 高三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