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一:20世纪的文明演进(下)
第三节 进入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的战后世界
一、推动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与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动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 时期。促成现代化稳定发展的有以下主要原因。
第一,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动荡是现代化进入新阶段后转型期的震荡,是生 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引起社会矛盾激化所造成的。严重的动荡、战争和危机暴露出了结症所在,使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罗斯福新政率先进行了改革,利用国家政权调整生产和消费关系,扩大民主范围,缓和社会矛盾。同时期在经济学理论上也出现了突破,凯恩斯主义诞生,与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大体相同。凯恩斯主义一反传统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看作完美无缺的观点,承认资本主义存在弊端,主张国家进行干预予以纠正,通过刺激需求来调节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战后,凯恩斯主义普遍被发达国家接受,各国纷纷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和日本在战败后进行了民主改革,不仅清除了封建社会的残余,解决了土地问题,而且按照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这些调整,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矛盾得到很大的缓解,保证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在国际关系中,反法西斯盟国成立了新的维持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并吸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在国联的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安理会,确立了五大国一致的原则,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除国际政治组织联合国外,为了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保护世界贸易的正常进行,还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相继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同时,经过反法西斯战争,法西斯肆意践踏各国主权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民族自决权成为国际关系中公认的原则。战后国际关系中确立的政治经济秩序是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联合国被美国所操纵。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听命于美国。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在维持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符合整体世界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越来越大。
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研究在理论上取得 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理论的突破带动了技术的新发明,电子技术、石油化学技术、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有了重大的创新,并迅速地运用于生产。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了技术改造,增加了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三,殖民体系的瓦解。这是二十世纪上半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 涨和殖民地宗主国政策调整的延续和结果。进入二十世纪后,亚非拉地区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数增多,建立了政党,制定了纲领,现代民族民主运动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亚非拉国家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战后亚非拉地区产生了相互支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的思想,大大增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力量,促进了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和日本放弃了原有的殖民地,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也受到很大削弱,面对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难以以武力继续维持殖民统治。它们相继采取了非殖民化政策,同意殖民地的独立,以此保持和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的经济联系。 殖民体系的瓦解是二十世纪的重大事件,亚非拉国家从此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二、三种现代化基本模式的扩大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现代化是在20世纪上半期诞生的三种现代化模式下进行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扩大。在亚、非、拉地区,一些落后国家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掠夺,国内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无力领导民族民主运动,按照资本主义模式推进现代化,社会矛盾尖锐,因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二战中,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了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壮大了力量,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是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进入东欧,支持所在国的共产党,也是东欧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原因之一。与二次大战前相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越出了一国的范围,在亚洲、东欧建立,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初期,一般都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人民民主制度,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消灭了私有经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实行计划经济。尽管照搬了斯大林模式,在这段时期内,由于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力量调配全国的资源,因此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逐渐明显暴露了出来。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运用国家权力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难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政治上的集权破坏了民主与法制,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在东欧引起了社会动荡,酿成了波茨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表明斯大林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赫鲁晓夫执掌苏联党政大权后,开始进行改革,拉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序幕,随后匈牙利、波兰等国相继进行了改革。苏联东欧的改革反映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在苏联东欧的改革中,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除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外,其他国家的改革并没有完全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没有真正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弊端之所在,仍然宣称“全面建设共产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使得斯大林模式更加完善巩固。
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模式。资本主义经历了进入垄断阶段后初期的动荡, 在战后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的方法缓解私人垄断无法解决的矛盾,使得生产关系较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成熟时期。 在不同国家,国家干预的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内容有: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实行企业国有化、国家采购、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宏观调节经济、实行福利政策等。除国家干预外,发达国家的生产关系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显分离,股票的发行和分散有利于现代企业所需大量资金的筹集,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经营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由于科技的发展,在企业大型化的同时,大批中小企业利用掌握新技术快、经营方向调整快等优势,与大企业并存竞争,各国政府也制定法律,对垄断加以限制,保证竞争。 在国家干预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包括农业在内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机器制造等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为第一位。在工业内部,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造船、纺织、食品等增长缓慢,石油化工、电子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和汽车等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的改变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农业人口和传统的体力劳动者减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非体力劳动者人数在就业人口中占第一位。 由于实现了充分就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加之福利政策的实施,劳动者的物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贫困现象不复存在。自认为是中产阶级的意识在社会上普遍流行,工人运动逐渐走向低潮,发达国家的政局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 尽管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60年代,人们开始对追求经济增长提出了怀疑。以罗马俱乐部为首的学者提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人类有限的资源耗费殆尽,人类生存的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这些观点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此外,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追求效率和合理,使人成为实现社会生产的效率和合理的工具,失去了自我,造成人的异化。作为反抗,五、六十年代存在主义等思潮在发达国家十分盛行。 1973年,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是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开始全面启动现代化的,具有以下特点:(1)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大多数国家现代化的起点较低,内在的现代性因素积累较少,非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尚处于部族阶段,是在外部因素刺激下被卷入现代化浪潮的,增加了现代化的难度。(2)带有赶超型现代化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长期和外部接触,充分了解了现代化国家的先进发达,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急于实现现代化。(3)外部环境复杂。二十世纪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缩短自身现代化的时间,另一方面又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阻碍本国现代化的进行。(4)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加强。这既有利于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快现代化步伐,又容易造成官僚机构庞大,政治民主化缓慢,腐败丛生,经济缺乏活力。(5)集中于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社会变革,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时,几乎要同时解决现代化面临的所有问题,大多数国家选择了首先推进工业化。 这些特点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从实践上看,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国有化,用国营经济弥补私人资本势单力薄的不足,进行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在发展战略上,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经过短期的进口替代之后转入面向出口战略。 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快,拉丁美洲国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东亚的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平衡的。非洲国家,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的工业化取得了成就,但是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滞后,尤其是政治民主化缓慢,军人独裁盛行,官僚腐败严重。一些国家虽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收入分配不均,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产生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等各种发展理论。
三、整体世界的发展和美苏争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关系的相对 稳定推动了整体世界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世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加快,1948-197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6%;资本流动增加,1973年跨国公司达9471家,1972年资本输出国对外投资总额达3450亿美元。 其次,国际组织迅猛发展。为了适应整体世界发展的需要,战后以联合国的建立为开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起到协调国家之间关系、加强国际交流的作用。 第三,出现了区域性合作组织。地理位置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由于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发挥合作的优势,加强竞争能力,成立了区域性经济组织。1958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68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在整体世界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处于有利的位置,形成了对发达国家有利的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产生了战后世界的南北关系问题。殖民地时期形成的旧的国际分工被保持了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发展中国家由于缺少经济发展必要的资金,需要从发达国家及其私人资本借贷,形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发达国家还垄断着先进的科技。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技术往往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握。在国际政治秩序中,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战后整体世界的发展主流是积极的。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体世界的发展被美苏争霸所掩盖,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美苏争霸起源于雅尔塔体制。二战后期,战后的世界格局已经初露端倪。在世界性大国中,英国的衰落经过战争的打击更加明显,法国败降,德国和日本的失败在即,只有美国既保持了上个世纪之末取得的经济优势,又在战争中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苏联在战争中抗击德国法西斯,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苏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冷战,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在冷战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中就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50 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美苏争霸成为冷战的核心内容。 美苏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两国生产掌握了大量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时刻威胁着世界人民。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相继爆发了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对抗事件。在中东战争等重大国际冲突的背后都有美苏的插手。美国还发动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对抗之中也有局部的缓和。 美苏两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长期对抗,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和平与发展,也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 但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美苏称霸的企图严重受挫。 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侵朝、侵越战争及其失败使美国在国际上处于被动地位,国内也出现了反战运动。西欧和日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战后初期形成的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斗争,但是没有像历史上经常出现的情况那样发生战争。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得西方国家善于用妥协的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在矛盾斗争的同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苏联把东欧看作是自己与美国争霸的势力范围,不仅对东欧各国加以政治上的控制,双方经济关系也不平等。东欧在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的同时,开展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苏联在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仍无法阻止东欧越来越强的离心倾向。苏联的经济势力远不如美国,为了军备竞赛,不惜牺牲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 亚、非、拉地区国家持续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斗争形式既有武装斗争,也有政治斗争。民族斗争的领导力量既有无产阶级,也有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封建王公。到60年代末,殖民体系基本瓦解,民族国家第一次真正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改变了整体世界形成以来亚、非、拉地区国家长期任人宰割的境地。 广大新兴独立国家为了加强合作、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在1955年召开了万隆会议,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在国际关系中独立自主于超级大国争夺之外、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让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在1971年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世界影响逐渐增加。 到60年代末期,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美苏争霸难以为继,显示出整体世界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
第四节 走向21世纪的世界
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滞胀现象,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的发生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扩大社会需求,为此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放松信贷,扩大货币供应量。这些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财政赤字扩大,债务增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和超过了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1973年的石油危机触发了滞胀的全面爆发。同时,滞胀也是一次结构性危机,传统产业日益衰落,汽车、电器等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市场饱和,生产能力过剩,已有科技成果基本普及,新技术尚待开发,劳动生产率降低。 发达国家纷纷寻找解决滞胀的对策。在政策指导思想上,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主张逐渐受到重视。供应学派不反对国家干预,但主张通过鼓励投资,增加供应,创造出需求。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和经济活动发生波动的根本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1981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吸收了这两个学派的主张,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任内基本控制了通货膨胀,经济走出了滞胀。英国等国政府先后采取了紧缩通货、国有企业私营化等措施,到80年代中后期也先后走出了滞胀。 在同一时期,各国政府还加大科技的投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7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兴起。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移,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经济取代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信息技术向其他产业部门渗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方式以及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再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新型服务业方式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最快捷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完成商业有关活动。 与此同时,在就业人口中从事知识产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体力劳动者人数锐减。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迅速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保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繁荣。西欧国家在发展高科技方面落后于美国,形成了经济停滞不前,力图奋起直追。曾创造了“经济奇迹”的日本由于基础研究滞后,造成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停滞和衰退之中。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人们往往用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等概念来形容它的重要影响。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现在还处在发展之中,难以全面作出判断。学术界对新技术革命的评价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技术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结束,人类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一种观点认为,新技术革命推动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哪种观点都一致认识到新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苏东剧变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国际形势出现多极化趋势,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 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美苏在战略上和政策上进行了调整,两国关系出现了缓和。苏联在缓和的掩盖下,进行扩张,于1979年出兵阿富汗。美国转而采取强硬政策,里根政府实行新遏制政策,力图用军备竞赛和经济制裁挫败苏联。 苏联实行的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兴起后, 苏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长期的争霸世界和军备扩张严重削弱了经济实力。官僚体制、独断专行、缺乏民主败坏了党的形象,再加上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招致人民的不满。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不得不大幅度实行改革。但是,戈尔巴乔夫并不明确问题的结症所在,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在一些问题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旧思维,提出“加快发展战略”,因此尽管推行了私营化等政策,但仓促上马,阻力很大,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受到明显效果。戈尔巴乔夫转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思维”、‘公开性“、“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等口号,政治思想向民主社会主义倾斜。在外交上,苏联和美国重新出现缓和。由于改革思想混乱,也没有切实可行措施,导致政治局面失控,反对势力活跃,民族分离主义盛行。1990年,苏共决定实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91年,苏联解体。与此同时,东欧国家也相继改变了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原来美苏争霸造成的威胁世界安全的战争危险不复存在,以美苏争霸为背景的地区性冲突,例如柬埔寨问题、中东问题等,大多得到缓解或解决,世界局势总体上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 但是,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之中,使得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在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在前苏联和东欧等一些地区政治力量失衡,原来美苏争霸下掩盖着问题得以突然爆发,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愈演愈烈。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发生了波黑冲突。 其次,各国纷纷关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新格局和世界新秩序。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上又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繁荣,霸权主义膨胀,企图建立一个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因此以西方联盟为基础,竭力扩大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和控制。1990年,美国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发动了海湾战争,加强在中东的地位。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执行东扩政策,力图把前东欧地区纳入北约的势力范围之内,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新成员。 1999年,北约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名,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在亚洲,美国加强与日本的军事联盟。美国的霸权主义增加了世界的不安定因素。 不过,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仍在继续。 首先,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虽然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第三,随着苏东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尽管近年来,南方地位有所下降,但是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 第四,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三、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加速
70年代初美苏缓和以后,东西方之间开始打破对峙局面,进行交流。随着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因美苏的对峙而分裂的世界重又合为一体。70年代末新科技革命兴起,网络信息技术为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提供技术手段。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90年代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率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率,至1997年为7.3%。1996年,全球有跨国公司7276家,雇佣员工7000多万人,占世界生产的40%。 国际组织增多。1994年,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而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从制度上为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公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1976年,美、英、法等国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协调经济政策,正式召开了七国首脑会议,此后每年定期召开。 世界各国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往来的密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发达,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世界各国人员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协商。 全球化的发展具有两重性。首先,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加强了各国经济的互补和世界范围的竞争机制,有益于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交流的频繁有益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文化上的相互吸收,形成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另一方面,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他们给全球化打上了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印记,力图实现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全球化。 在全球化加速的同时,区域化也在迅猛发展。区域化既是世界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反映,区域内的地区与国家才有可能建立合作分工关系,同时又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参加区域化的国家希望通过区域内合作加强国际竞争能力。80年代以来,区域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区域性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上。 欧洲共同体建立以后,成员不断增加,由最初的6国扩展到80年代的12国,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先后形成了统一的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初步建立了商品、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9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展迅速。1995年,欧洲共同体改称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员国扩大到 15个。1999年,欧盟发行统一的货币,向一体化迈进了一大步。 亚太地区是战后最富于经济活力的地区,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崛起中的中国都集中在这一地区,日本在这一地区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欧洲一体化的迅猛发展,1989年,亚太地区国家建立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也加入了这个组织。 四、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回顾20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取得了巨 大的进步。20世纪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统一,现代化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道路,同时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又有自己的特点。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课题,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20世纪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前新技术革命正在进行之中,它必将对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国际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对于人类来说,许多还是未知数。人类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带来的震荡和灾难。 自从现代化兴起以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成为人类的骄傲,摆错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现在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在21世纪,各国无不把发展当作首要任务。尽管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类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20世纪现代化的历程还表明,发展决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它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最终要达到人的解放的目的。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不可能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放弃了这一目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有走出这个误区,21世纪的发展才能造福于人类。 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的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是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南方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发达国家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重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另一个角度讲,世界是一个整体,南方国家的贫困也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应该引起世界的关注,共同行动,消灭贫困。 20世纪整体世界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全球化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得民族国家真正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体,民族主义因而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并不是协调一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同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会增多。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具有全球意识,遵循民族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建立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够维持,发展才能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