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段历史必修一试卷

 二维码 38
发表时间:2006-11-28 14:12

福州八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林琴      审核:王丽琴      校对:黄明珍     2006.11.17


注意事项:


 






级别代号

考证号码填写说明:准考证号码共九位,每位都体现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0


6


0


0


0







  答题卡上科目栏内必须填涂考试科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右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政治制度?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沿袭    B.考试选举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3.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司二府制


  4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6.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是


   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



  7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列哪项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①旅顺大屠杀     ②南京大屠杀   ③活体细菌试验    ④强占伊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


  9.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的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


   C.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的会议是


   A.九届人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1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①“一边倒”                    ②“一大片”


   ③“另起炉灶”                  ④“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D.中日关系的逐步缓和


 13在古代假如你是一位来自两河流域的商人,你最好卖给希腊人


   A.精美的陶瓷     B.橄榄油       C.葡萄酒          D.粮食


 14孟菲斯是雅典的一个自由民,在公元前600年因为债务沦为奴隶,公元前594年以后,他获得了自由。使他重获自由的法令是


   A.《十二铜表法》               B.“解负令”  


   C.“陶片放逐法”               D.“四百人会议”决议


 15.对罗马自然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B.是一种法律理念  


   C.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D.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16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是


   A.宰相对议会负责                B.宰相是内阁首脑


   C.宰相对皇帝负责                D.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17.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自由和平等原则


 18.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中并不包括


   A.民主选举产生公职人员           B.废除资产阶级军队


   C.签署通过《土地法令》           D.限定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


 19明确提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任务的是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0.欧洲共同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的需要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加强

   C.摆脱美国控制的需要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欧洲秩序


 21.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事件是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22.国际格局由美苏两极走向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欧的崛起                   ②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中国的振兴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3.宋朝以前,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他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时,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


 24.伯里克利在《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提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体现“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的最重要的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四百人会议


 25.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前国王领导议会,革命后国王进入议会


    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实际上没有发生变化


    C.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大权,两者权力平等


    D.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议会权力至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2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世官制、________和科举制。


 27.太平天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______》。


 28.________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9.1954年的________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


 30._________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3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_________政体。


 32.《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3.“___________”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34.法国总统___________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35.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暂时形成“_____________”的局面。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36题6分,37题10分,38题9分,39题7分,40题8分,本大题共40分。)


 36.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6分)

















回答:


   (1)图一条约签订于哪一年?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2分)


   (2)图二条约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2分)


   (3)图三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问:


⑴根据材料一回答:皇帝、隶农、奴隶三者中属于自由民的是哪些?(2分)


⑵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4分)


⑶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2分)


⑷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8.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从台北出发,先后到达祖国大陆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并发表了“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的新闻公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1)①请写出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1分)


②为了巩固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名称。(1分)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2)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2分)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分)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4)“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分)




 39.某位酷爱历史的同学小A喜欢上网聊天,在网上遇到知音小B。请你设计二人的聊天记录。(7分)


要求:


(1)至少选用以下列举的人物中的四个;(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雍正帝、林则徐、道光帝、洪秀全、洪仁玕、孙中山、袁世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叶剑英、邓小平、江泽民、李登辉、陈水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杜鲁门、马歇尔、尼克松、撒切尔夫人、)


  (2)用一句话概括出二人聊天内容的主题,再进行设计他们的聊天记录并用所列的其中四个人物连贯清晰地表达这一主题。


 40.为了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荣历史,全国各地开展了纪念红军长征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参观遵义会议旧址便是重要的内容之一。(8分)


(1)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_______________周年。(1分)


(2)同学们组织夏令营,利用假期去参观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旧址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省。(1分)


(3)为了让同学们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请你简述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4分)


(4)请你为这次夏令营活动写一句主题词。(2分)



  稿   纸  











文本框:行政班级:____ _____________座号:____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福州八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答题纸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答案填涂在机答卡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26. ________            27.《               》     28.________  


29. ________            30.____________           31. _________


32.《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36题6分,37题10分,38题9分,39题7分,40题8分,共40分。)


36.(1)



(2)




(3)



37.(1)




(2)






(3)



(4)







38.(1)



(2)




(3)



(4)




39.



















40.(1)                                   (2)



  (3)











  (4)



福州八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CCCCA 6-10ACDDA 11-15CCDBA 16-20CDCBB 21-25BD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26.察举制       27.资政新篇    28.五四运动     29.日内瓦会议


30.《十二铜表法》 31.民主共和   32.《共产党宣言》   33.“杜鲁门主义”


34.戴高乐       35.“一超多强”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36题8分,37题10分,38题14分,39题8分,本大题共40分。)


36.(1)1842年(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1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


(3)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失败(1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7.⑴ 皇帝(贵族)、隶农都是自由民,而奴隶不属于自由民。(2分)


⑵罗马法承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平等”只是相对的,如:平民、贵族不平,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民之外),自由民、奴隶不平等。(4分)


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


(4)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2分)


38.(1)①名称:中华民国。(1分)②《临时约法》。(1分)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这标志着国共首次合作的实现。(1分)运动:国民革命运动。(1分)


(3)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


4)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分)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39.能将所列的其中四个人物连贯清晰地表达某一主题的,即可得4分;另外符合以下要求的分别适当加分:主题明确(1分),史实清楚(1分),逻辑性强(1分),表述流畅(1分)有独特见解(1分)。


40


1701分)


2)贵州(1分)


3)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妥协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分)


4)主题词:重走长征路……(2分)




文章分类: 习题试卷·旧课程